弗里德里希:本世紀前五十年有兩大主要轉型進程,即數(shù)字化和
碳中和。中國和德國應該而且必須密切合作,使全人類能夠在這兩個問題上取得進展。歐盟到2050年實現(xiàn)
碳中和的目標雄心勃勃,而中國實現(xiàn)碳中和的目標定在2060年,還定下了其它非常具有雄心的目標。如果我們想實現(xiàn)這些目標,現(xiàn)在就要盡快、盡可能多地轉換到不釋放二氧化碳的能源上,如電能和氫能。氫能具有很大的優(yōu)勢,它不受管道約束,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生產(chǎn)、儲存、運輸,在許多國家被認為是對抗氣候變化的秘密武器。
德國是氫研究領域的領先國家之一,有大量的專利,而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潛力,能夠推動氫能方面的合作,對兩國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都是有益的。我們必須在各個層面推進德中氣候?qū)υ挕?/div>
杜祥琬:氣候變化,特別是當代氣候變化科學的形成過程當中,德國的科學家乃至歐洲的科學家作了很重要的貢獻,而現(xiàn)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件事,歐洲的科學家們,包括德國的科學家們也在努力推動,在這一點上我們非常有共同語言。
風能和太陽能有間歇性,要確保穩(wěn)定就必須儲能。氫能可以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儲能?,F(xiàn)在的思路就是讓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跟儲能結合起來。
氫能存在兩個問題,第一是如何制氫,因為氫是二次能源,煤可以制氫,但是要排放二氧化碳,這樣就有違我們利用氫氣的初衷、初心,所以歐洲方向也非常明確,就是制氫應該發(fā)展綠氫,應該是非化石能源來制氫。
第二是怎么用氫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需要儲能,用氫把不穩(wěn)定的太陽能、風能存起來,從道理上講是可以走得通的,但恐怕還缺乏實踐,兩國都是如此。
我們兩國不僅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有高度共識,而且面臨著同樣或者類似的問題、困難有待解決,可以多做一些交流。
本+文`內(nèi)/容/來/自:中-國-碳-排-放-網(wǎng)-tan pai fang . com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(wǎng)為公益類網(wǎng)站,本網(wǎng)站刊載的所有內(nèi)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